第四部 保羅行傳
                                    第十二章 第四次宣道之旅

                                                        (參閱附圖三 3.4 / 附表五 )

          保羅人生坎坷, 命途多舛, 飽經憂患, 蒙不白之冤, 遭牢獄之災, 歷經猶太公會, 二個巡撫,
一位君王, 輾轉審問, 最後的判決, "這人並沒有犯甚麼該死該綁的罪, 若沒有上告於該撒, 就可以
釋放了."(26:31-32), 冤屈雖得直, 但捆鎖難逃, 神讓他帶著鎖鏈向他響往的羅馬挺進, 真是神妙!
回顧他歷次受審的表現, 使徒保羅不愧是神的器皿, 大佈道家, 在危難中, 從來不忘為主
作工, 這次他利用外邦巡撫和君王審問之際, 大膽向當日顯赫權貴, 大傳福音, 勇敢見證, 惜無一人
感動悔改, 徒嘆奈何!
          本章記述保羅以罪犯身份, 在押解羅馬驚濤駭浪航程中, 向同行的一群平凡的人和囚犯
佈道, 這些人都是外邦人, 也是平日肉身自由時, 很難接觸到的人, 竟成了他傳福音對象. 奇妙的是
成了他在他蒙恩悔改時, 主耶穌交付他使命的實現, "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 並
在以色列人面前, 宣場我的名."(9:15), 主耶穌奇妙的作為, 真令人驚嘆; 他對這使命忠實執行, 令人
敬佩. 因此, 他下定了決心, "無論如何, 總要救些人."(林前9:22). 結果, 他的不幸遭遇, 便成了這些
外邦人得救的良機, 所不同的是, 顯赫權貴, 拒絕救恩, 沉淪滅亡; 平凡百姓, 聽信福音, 蒙恩得救.
玆將保羅第四次宣道之旅, 也就是他最後一次, 帶著鎖鏈以囚徒身份, 押解羅馬驚險歷程,
析述如次.

                               第一節 該撒利亞至每拉(27:1-5)

     亞基帕王深知保羅無罪, 最後指示非斯都, "這人若沒有上告於該撒, 就可以釋放了."(26:32).
然而, 保羅前已請求, 要上告於該撒, 立場迄未改變, 非斯都只好如請將他押解羅馬, 去受該撒最後
審判. 此行他以待決罪犯之身, 前往羅馬受審, 成為他第四次, 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宣道之旅, 他
無可奈何, 揮手告別自己最愛的祖國大地, 和骨肉同胞, 永別之時, 哀傷惆悵, 百感交集, 內心呼喊:
"別了, 巴勒斯坦故土!" 依依不捨之情, 不難想見. 本節所述, 乃他從該撒利亞至每拉, 第一段行程
實錄:
  I. 摯友同行(27:1-2):
      非斯都依法將保羅交百夫長猶流押送, 與其他囚犯一伺登上一艘從亞大米田來, 開往義大利
的船, 神特別安排至少二位摯友, 也是同工, 與他同行, 一路照顧:
     (I) 亞哩達古(19:29, 20:4; 西4:10; 門24):
           他是馬其頓帖撒羅尼迦人, 與保羅一同作工, 一同受苦的忠心弟兄. 他曾代表外邦的信徒,
陪同保羅訪耶路撒冷; 也是保羅第三次宣道之旅, 銀匠暴亂中, 被以弗所人捉拿, 以後在保羅歷次
患難中, 他都不離不棄, 隨侍左右; 現仍願與受苦保羅同行, 共赴羅馬, 後來並陪他一同坐牢, 忠心
耿耿, 義氣干雲, 令人敬佩萬分. 他實在是保羅一生工作最大的報償與喜樂, 在他身上自然流露出
主的大愛與馨香之氣.
    (II) 路加:
           經文中, "我們" 再次出現, 路加又親自現身, 他也是保羅第三次返耶路撒冷同行同工之一,
亦是保羅在聖城和該撒利亞受審之時, 未曾離他一步的得力支柱. 此次羅馬之行, 保羅體弱多病,
神特別安排路加醫生同行照料, 真是週到.

 II. 禮遇寬待(27:3a):
      百夫長猶流寬待保羅, 特准他在西頓上岸訪友, 想必是亞基帕王和非斯都吩咐, 他清白無罪,
要禮遇寬待他. 而猶流身為羅馬軍官, 品性正直, 知人好歹, 保護良善, 最重要是保羅自己言行美善,
不討人厭, 方得百夫長信任寬待.

III. 友好照應(27:3b):
       保羅廣結善緣, 友朋滿天下, 船抵西頓, 好友即來照應, 百夫長寬待, 特准上岸, 與友重敘舊情,
並得到幫助, 供應所需, 使他有充份力量, 承受日後航程中的艱辛危難.

IV. 逆風前航(27:4-5):
      此時, 約在主前60年深秋之際, 從西頓到每拉, 正常航線應從居比路的南方海域, 向西北直航
可達. 時值深秋, 地中海風急浪高, 航行危險, "因風不順"(27:4), 就貼著居比路的北方, 背風岸西行,
即穿過居比路與基利家旁非利亞間海峽, 逆風前航, 據傳此處海流往西, 即使逆風, 仍能順利西航,
駛向西垃.
      在這段航程中, 保羅遙望居比路, 這是他第一次宣道之旅, 與巴拿巴同傳福音之地(13:4), 事隔
多年, 如今竟帶著鎖鏈航經此地, 想到島上勞苦成果, 心中滿有喜樂; 反觀眼前, 仍身陷囹圄, 是禍
是福, 未可逆料, 茫茫大海, 滾浪白浪, 定必百感交集, 不勝噓唏!

                                     第二節 每拉至佳澳(27:6-13)

 I. 逆風緩航(27:6-8):
      每拉小停, 百夫長率眾轉乘一艘從北非亞力山大港, 開往義大利的船, 此船滿載麥子(27:38),
及276名乘客(27:37), 算是一艘乘風破浪的遠洋大船. 啟航後, 一連多日, 緩駛慢航, 僅穿過羅底島
與亞陸間海峽, 來到革尼士. 時風勢加大, 阻力增強, 乃貼著革哩底島背風岸, 從撒摩尼對面, 沿岸
逆風慢航, 終於到了島中南部的小港佳澳, 鄰近不遠, 有一小城拉西亞.

 II. 忠言逆耳(27:9-13):
      從佳澳航向義大利, 一離開革哩底島, 就進入海天一色, 不見陸地的茫茫大海, 即地中海的
中部. 每年九月中起, 氣流改變, 進入航行的危險期, 十一月中後, 更是波濤凶險, 幾難通航. 此時,
保羅一行, 乘船離該撒利亞後, "走的日子多了, 己經過了禁食節期."(27:9), 換言之, 他們停泊佳澳
時, 己過了贖罪節, 即九月底, 十月初之間, 正是地中海航行危險期, 船上因此發生是否繼續前航
爭議. 顯然大家集會商討解決爭議之時, 保羅盱衡大勢, 提出忠告, 勸眾不宜續航, 建議留在佳澳,
待航行危險期過後, 再出航, 因他看出, 若不顧一切, 貿然續航, "不但貨物和船要受傷損, 大遭破壞,
連我們的性命也難保."(27:10), 但是船長、船主和船上大多數人都認為佳澳小港, 不宜過冬, 不如
開船離開, 或到島西另一港口非尼基過冬較佳. 結果, 忠言逆耳, 百夫長不聽保羅勸言, 採納船長及
眾人主張,繼續前行. 這時,正好"微微起了南風, 他們以為得意, 就起了錨, 貼近革哩底行去."(27:13).
事後證明, 保羅似比船長等航海家, 更有航海智慧. 在開往義大利的船上, 他只是囚犯中的一個,
為何多管閒事, 忠言勸阻, 勿冒險前航? 考其原因有四:
(1) 他受百夫長敬重, 故在開會商討時, 讓他參與, 一抒己見. 惜百夫長不聽忠言, 未予採納.
(2) 他有豐富航海經驗, 曾遇海難三次(林後11:25), 知道海上航行風險.
(3) 他靈性美好, 常常禱告, 有屬靈預感.
(4) 他大有愛心, 隨時關懷周圍人的安危.
保羅忠言被拒, 眼見海難將臨, 心情何等沉痛焦急, 這是作先知的悲哀, 自古以來, 就是如此.
先知先覺者, 看得深, 望得遠, 洞悉玄機, 總比後知後覺, 不知不覺者, 焦慮煩惱, 痛苦無奈得多.

                                   第三節 佳澳至米利大(27:14-44)

I. 怒海中的保羅(27:14-26):
     (I) 大船失控(27:14-20):
           佳澳起航時, 南風微起, 船上贊成繼續前航者, 喜形於色, 深慶作了明智正確決定. 然而
天有不測風雲, 不多時, 強烈颶風友拉革羅來襲, 從島上直撲下來, 風勢極其猛烈, 船被狂風抓住
失控, 只好任風吹颳, 貼著高大小島背風岸狂漂, 小艇忽然掉落, 水手趕忙把艇拉上, 用繩索牢牢
捆綁, 為免失控, 大船被吹至賽耳底沙灘擱淺, 乃落下風蓬, 拉起船錨, 任船漂流, 全船被吹得天昏
地暗, 人人自危, 不可終日; 第二日, 為了保命, 眾人把貨物拋入大海, 以減輕船的負荷, 儘管如此,
情況未見好轉; 第三天, 他們又動手把船上笨重器具丟入海中, 如此掙扎多日, 太陽星辰仍不露面,
狂風暴浪, 未見稍斂, 弄得全船上下, 精疲力盡, "得救的指望就都絕了."(27:20).

     (II) 大膽見證(27:21-26):
            在狂風猛烈吹襲中, 起錨棄貨, 無濟於事, 大船仍然失控, 在狂風中漂流, 危難依舊, 日月
無光, 晝夜不分. 正當全船上下悲觀絕望, 多日未食, 等待死神降臨時, 保羅再次站出來,大膽見證,
首先教訓他們, "本該聽我的話, 不離開革哩底, 免得遭這樣的傷損破壞."(27:21), 接著要大家放心,
因這次海難, 神特遣使者, 明白向他啟示(27:22-26):
             1. 大家性命, 一個不失,
             2. 船要毀損, 貨物沉海
             3. 安抵羅馬, 站該撒前,
             4. 全船眾人, 蒙恩得救.
             5. 船要撞島, 眾人生還.
             他的大膽見證, 並非憑空而來, 也不是在狂風暴浪中, 毫不畏懼; 而是他一向面對危難, 仍
信心滿滿, 高舉神, 親近神, 感謝神. 神終於顯現, 賜他應許, 堅固他的信心, "我信神, 他怎樣對我說,
事情也要怎樣成就."(27:25).

 II. 船毀前的保羅(27:27-38):
     (I) 漂臨陸地(27:27-29):
           船在怒海中漂流, 完全失控, 只好聽天由命, 到了第十四天夜晚, 估計船已經在亞底亞海
漂流了480浬, 到了半夜, 水手以為漸近陸地, 乃開始探測水深, 第一次探得12丈深, 稍往前行, 再
探得9丈, 漸行漸淺, 顯示船正被狂風吹向陸地, 為免觸礁, 立即從船尾拋下四錨, 把船暫時停泊在
離陸地不遠海面, 盼望天亮後, 察看情況, 再作逃生打算.
    (II) 阻止逃船(27:30-32):
           天終大亮, 水手見風浪仍然凶猛, 斷定不久船必受不了狂風急浪的打擊, 很快就會沉沒.
然而船上人多, 救生艇少, 為了搶先逃命, 船上的水手乃偷偷把小艇放下海面, 佯裝要從船頭拋錨,
趁機逃命, 將船上其他的人, 棄置不顧, 任憑風浪決定他們的命運, 自私自利, 喪盡天良, 莫此為甚.
保羅洞燭其奸, 及時阻止, 顯示他明察秋毫, 隨時關懷全船人的安危, 密切注意水手船員
的一舉一動; 再者, 他有超人智慧, 從人的行動, 洞察他們的內心. 為了全船安全, 他用智慧, 巧妙
阻止水手逃船, 他身為囚犯, 若直接去干涉, 無人聽從, 自取其辱; 乃向百夫長及眾兵丁揭露其奸,
這些羅馬軍人, 船上水手不敢違抗, 於是兵丁砍斷小艇繩索, 任其漂去, 水手再也無法偷溜, 祗好
乖乖留在船上, 與眾人同舟共濟, 共同努力, 克服海難, 以安全登陸脫險,
    (III) 勸眾進食(27:33-38):
保羅此時, 意識到他早先二個預感, "船要毀損" 和 "船要撞島." 即將到來, 為保全船上人
的性命, 不僅阻止水手逃跑, 天漸亮時, 更進一步勸全船的人進食, 因在這十四天驚濤駭浪折騰中,
全船的人都陷入身心痛苦絕望之中, 未曾正常進食, 身體虛弱, 怎能面對船毀逃生的挑戰? 因此,
保羅在這關鍵時刻, 曙光曦微之中, 力勸大家好好吃頓最後早餐, 以充實體力, 應付即將到來危機.
             1. 救命早餐(27:33-34):
                "這是關乎你們救命的事." 只要好好吃飽, 就能保全生命, "連一根頭髮也不致損壞."
             2. 擘餅謝神(27:35):
                 接著保羅以身作則, 為逃生進食, 充沛體力, "就拿著餅, 在眾人面前祝謝了神, 擘開,"
歡喜快樂, 感謝神恩, 敬拜後才吃. 他一方面見證神, 一方面引領大家仰望神.
             3. 放心進食(27:36-38a):
                 船上眾人進食狀態, 一直在改變中, 首先, "他們懸望忍餓, 不喫甚麼."(27:33); 接著,
經保羅力勸後, "他們都放下了心, 也就喫了."(27:35); 最後, 船上276人都 "喫飽了."(27:38). 這一切
都是保羅沉著應變, 堅定信心, 信、禱、行的結果. 船上總共276人, 個個都受到他的影響, 不但在
行動上大家都充滿信心進食, 更難得的是, 個個心靈也都 "放下了心."
             4. 麥拋船輕(27:38b):
                 最後, 大家都吃飽了, 就把船上運載的麥子, 全拋入海, 使船載重大大減輕, 結果肚滿
船輕, 大家準備逃生.

III. 船毀時的保羅(27:39-44):
      (I) 最後掙扎(27:39-41):
            到了天亮, 大家才看清船停泊的地方, 但無論怎樣看, 就是看不出是甚麼地方, 其實眼前的
陸地就是米利大島, 今稱馬爾他島, 在這海域航行的船員, 應是很熟悉的地方, 這次遇到狂風吹襲,
海上漂流多日, 船長和水手都迷失了方向,"不認識那地方."(27:39), 只看見前面有個海灘, 有岸可登,
可以把船駛入, 於是水手把纜繩砍斷, 棄錨海中, 同時鬆開舵繩, 拉起頭帆, 順風向岸駛去,不幸行到
兩股洋流會合處, 衝擊力特別猛烈, 船又失控擱淺, 動彈不得, 船尾受不了猛浪擊打, 瞬間船身斷裂
毀損, 應了保羅 "船要毀壞"的預言.
    (II) 最後危機(27:42-43a):
            正當船毀大難臨頭, 人人倉惶逃生之際, 兵丁見大勢不妙, 深恐管不住囚犯, 跳水逃脫,
受到嚴厲懲處, 依當日羅馬帝國法律, 若囚犯逃脫, 看守兵丁要判死刑嚴懲(12:19, 16:25-28). 因此,
為免船上的囚犯趁機跳海脫逃, 擬將全部"囚犯殺了."(27:42). 這些兵丁自認嚴守國法, 也主觀認為
所有的囚犯必趁危脫逃; 其實他們暴露人類自私天性, 忘了軍人天職是在危難中保護人和拯救人.
尤其令人感嘆的是, 他們忘了在這次海難中, 保羅對他們的愛心和多次多方的關懷, 而今為了自保,
竟惡膽橫生, 連保羅也要殺掉, 人心實在可怕!
回顧這次航程, 真是驚險萬分, 全船的人在狂風巨浪中, 失控漂流, 惶惶終日, 還能夠同舟
共濟, 共渡難關; 一旦陸地在望, 登岸在即時, 人性的自私醜惡, 便顯露無遺! 首先, 水手擬棄船集體
逃亡. 置乘客於不顧. 所幸被保羅發現, 及時阻止, 未能得逞, 否則, 保羅這次的旅程, 不是死於海難,
而是冤死在他所愛的人手下, 使他最後一次宣道之旅, 功敗垂成, 死亡告終, 永難一了訪問羅馬的
宿願; 尤有甚者, 破壞了神的大工, 絕非神所願見, 故這在最後千鈞一髮之際, 神使百夫長猶流的
善良人性, 再次彰顯出來, 他不忍如此美好的保羅, 枉死刀下, 也不忘保羅是這次海難之中, 全船的
大恩人, 他不但敬愛保羅, 更是感激保羅. 故一但獲悉兵丁有殺囚犯以自保之意, 即斷然加心制止,
不准兵丁傷天害理, 胡作非為, 不但救了保羅一命, 也免了其他囚犯殺身之禍, 真是功德無量, 仁義
可嘉.
    (III) 最後奇蹟(27:43b-44):
             百夫長猶流在最後危急關頭, 表現他的統御領導才能, 指揮若定, 命令會游水的人, 相信是
船員及兵丁, 先行游水上岸, 以便接應幫助隨後不會游水的人, 用板子或船上有浮力之物, 漂浮登岸.
結果, 奇蹟出現, 全船276人, 全部獲救, 平安登陸. 神藉著保羅的話, 又一次完全應驗, 由不可見變為
可見; 由不可能變為可能, 成為鐵般事實, 何其神妙!

 IV 屬靈教訓:
保羅這次赴義大利航程中, 雖是囚犯, 卻將神僕的美好形像, 活生生展現在全船人的面前, 面臨
所有患難, 他與眾人一同有份, 但他的為人和精神, 卻與眾全然不同. 尤其因他一人, 使全船的人都
成了不同的人, 命運改變, 人生迥異, 真要感謝神恩. 此外, 他在這次海難中, 扮演下列不同角色:
     (I) 疑難時的先知 - 預告危難(27:9-13), 防止危害(27:29-30).
    (II) 絕望時的勸慰 - 安慰眾人, 放心勿驚(27:21-26).
   (III) 危急時的救星 - 面對危難, 化解危險.
    (IV) 不分時地的神僕 - 神僕典範:
            1. 口傳 - 神的真理, 活潑啟示.
            2. 心傳 - 留心自己, 注意別人.
            3. 身傳 - 以身作則, 言行一致.
            這正是他所說的神僕奇妙形象, "反倒在各樣事上, 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 就如在許多忍耐、
患難、窮乏、困苦."(林後6:4). 保羅能有如此美好的見證, 主要是由於他所事奉的神, 人肉眼看不見
的那一位主宰, 一路與他同在的結果. 以這次海難他和全船的人得有驚無險, 平安上岸言, 乃神對他
大大施恩, 自始至終, 以恩相隨, 途中加力, 預賜靈感, 難中鼓舞,安慰保全,使保羅渡過這次海難險境,
化險為夷, 全體蒙恩, 平安登陸. 這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讓他的忠僕保羅, 逃過海難, 突破難關, 更進
一步邁向他定意要去的羅馬, 高舉基督, 把主的福音傳到地極, 萬民蒙恩.

                                   第四節 米利大奇遇(28:1-10)

            保羅帶著鎖鏈, 揮別巴勒斯坦故土, 在羅馬兵丁押解下, 與其他囚犯乘船從海路往羅馬去,
一路上他雖是帶著枷鎖的犯人, 但在海難中卻成為全船人的救星, 在驚濤駭浪, 千鈞一髮之間, 神僕
展現非常美好的形像, 沉著鎮定, 安慰眾人, "你們放心,你們的性命,一個也不失喪,惟獨失喪這船."
(27:22), 果然, 在海難之中, 船撞毀了, 貨物失散了, 但船上沒有一個人喪命. 相信這奇妙的結果, 對
全船的人, 在信心上有很大的造就; 因而, 對保羅所信的神, 敬畏之餘, 有很深刻的印象, 再也沒有人
反對他, 保羅堅定的信心, 值得大家學習效法.
保羅在船上, 不斷禱告, 求神施恩, 保守全船的人, 平安到達羅馬. 可是航行之中, 遇強烈
颶風, 幾乎船毀人亡, 幸他得到神的預示, 憑信心, 大膽站起來講話, 預言船毀人安, 安定人心. 要是
信心軟弱的人, 定會平安上岸後, 再告訴眾人. 他在船上為眾人禱告, 神應許保守全船, 一個不失喪,
現不是完全應驗了嗎? 但事前講與事後說, 有很大差別, 事前道出, 結果完全照所說應驗, 讓人看見
神的真實, 有絕對把握確據. 保羅深知他所信的神, 信實可靠, 神無虛言, 故保羅在萬分危險海難中,
憑信心, 大膽事先預言船毀人安, 果然十足應驗, 讓眾人感動相信, 悔改歸主, 保羅的信心, 功不可沒.

  I. 地理位置(28:1)[詳附圖三 3.4]:
      米利大島今稱馬爾他島, 位於西西里島南方60浬一小島, 距北非200浬, 島長僅17哩, 最寬之處
不過9哩, 全島由白岩石構成, 地質非常堅固. 保羅時代, 該島屬羅馬帝國西西里省管轄; 十八世紀後,
為英國佔領, 成為地中海海軍基地.
天亮時, 眾人踄水上岸時, 必引來大批島民圍觀, 從他們口中, 船上的人才知道死裏逃生之地
為米利大. 他們在島上停留了三個月, 實係意外奇遇, 保羅這帶著鎖鍊的囚犯, 竟得到島民 "多方的
尊敬." 臨別登船離去時, 島民更慷慨 "把所需用的送到船上." 好讓他們順利完成往羅馬去的最後
一程. 所以, 這三個月的休養生息, 可說是神賜保羅的意外收穫與喜樂.

 II. 熱情接待(28:2):
      保羅一行276人, 死裏逃生, 登上米利大島, 意外地島上 "土人看待我們, 有非常的情分."(28:2).
查羅馬帝國時代, 凡不屬拉丁裔的人, 都稱為土人, 視為未開化的野蠻人. 出乎意外, 這些土人竟對
海難生還者, 尤其囚犯, 非常友好, 時值寒冬十一月, 天冷又下雨, 島民熱情接待他們, 生火給他們
取暖, 大有愛心, 情意感人. 一般說來, 尤其電影小說情節, 土人都凶殘野蠻, 那裏會熱情接待他們,
通常都是趁火打劫, 肆意掠奪, 甚至謀財害命, 把他們殺個精光, 多麼可怕! 但保羅等此次遇上的
米利大土人, 溫文有禮, 滿有愛心, 他們雖沒文化, 但比有文化, 有宗教信仰, 自詡神選民的猶太人,
要文明講理得多. 這些土人, 充份流露更美更善的人性, 真是令人感嘆!

III. 蛇咬無傷(28:3-6):
      (I) 拾柴蛇咬(28:3):
            一般人都認為 "多做多錯, 少做少錯, 不做不錯." 但保羅不是這樣 , 他不但殷勤傳福音, 也
勤奮動手作工, 是個隨時隨地都願意服事人的神僕. 天雨寒冷, 土人生火, 讓眾人取暖;保羅救人脫離
海難有功, 身帶枷鎖, 行動不便, 照理應好好坐在火旁取暖,讓別人撿柴添火服事才是; 但他不願坐享
其成, 反而爭著跟土人一樣撿柴添火, 讓眾人取暖, 這就是基督徒應有的為人形像, 充滿了愛心活力,
殷勤助人(20:34; 林後6:1-10). 正因他樂於服事, 殷勤成性,幫忙撿柴添火, 致在撿柴時,突被毒蛇咬手,
且緊咬不放, 令人驚心著急. 許多災禍都是因服事別人惹來的, 這就是服事的代價.
     (II) 蛇咬惡人(28:4):
            咬保羅這絛蛇, 土人都知道是條致命毒蛇, 被咬者瞬間毒發身亡, 無一倖免. 土人今見保羅
這犯人, 帶著鎖鏈被蛇咬, 且係毒蛇, 緊咬他的手不放, 很自然就連想到, 這人必是惡人, 雖然從海裏
救上來, "天理還不容他活著."(28:4), 他身帶鎖鏈, 一看就知是囚犯, 印象不佳, 現又見毒蛇咬他不放,
更無好感, 認為他必是壞蛋, 更是不祥禍首, 使全船的人蒙受海難, 今雖僥倖救起生還, 但天理難容,
保羅沒救, 必毒發身亡無疑. 這些土人有這種看法和結論, 顯示他們也有與生俱來良知, 和自然宗教
"神賞善懲惡."和"善惡有報, 天網恢恢, 報應不爽."的觀念, 他們此時對保羅雖有異樣眼光, 較不友善,
但未採不理性行動對付他, 只是冷眼旁觀, 靜看壞人的報應和下場.
    (III) 被尊為神(28:5-6):
             在眾目睽睽下, 島上土人咸認, "他必要腫起來, 或是仆倒死了."(28:5), 豈料保羅不驚不懼,
沉著鎮定, "把那毒蛇甩在火裏." 絲毫無傷; 土人 "看了多時, 見他無害." 不勝驚奇, 對他的看法完全
改變, 不再視他為囚徒惡人, 大家一致推崇 "他是個神." 這也是自然宗教的觀念, "神勝萬物." 的結果.
     (IV) 屬靈教訓:
             1. 宗教真相:
                 從土人對保羅被蛇咬的看法, 前後觀念迥異, 可一窺自然宗教的真相:
                 (1) 有部份真理:
                        篤信天然啟示, 含大自然的啟示, 相信有神; 也信良心啟示, "賞善罰惡."
                 (2) 無信仰實質:
                        對神無知, 相信神, 但不認識神; 若真認識神, 就不會隨便尊保羅為神. 而且對今世
真相無知, 因不明神的作為.
                 (3) 搖擺不定心態:
                       意志不堅, 忽是忽非, 雖有信仰卻無實質, 對人生事物茫然, 認為四大皆空, 更盲目
崇拜物質, 塑像膜拜, 建廟修寺, 金碧輝煌, 盡是人手所造, 欺神騙人, 陷入罪中而不自知.
                 (4) 信仰錯誤後果 - 今生無望, 永世沉淪.
             2. 神僕人生:
                 反之, 從保羅身上, 我們可以看見真實信仰的奇妙:
                (1) 世人褒貶無常:
                      在保羅登上米利大島短短期間, 土人對他看法轉變很大, 最初以為他是囚犯惡人,
不旋踵又視他為超人神明. 但是保羅處之泰然, 褒不喜形於色; 貶不憂心喪志. 若是換個信仰不正確
的人, 一旦有人把他當神, 定必心花怒放, 喜形於色,就怕人不這樣抬舉他; 至於有真實正確信仰的人,
就不一樣, 從來不貪慕虛榮, 嘩眾取寵. 人輕看他, 不會使他消極怨恨; 人高舉他, 不會讓他驕傲狂妄.
試看彼得和約翰, 他們醫好天生瘸子, 眾人希奇驚訝之際, 彼得連忙宣告, 不是靠自己的能力醫好的,
趕忙把榮耀歸給神(3:11-12); 保羅也是如此, 在路司得同樣是醫好瘸子, 以弗所人立即把他和巴拿巴
奉為神明, 要向他們獻花敬拜, 二人連忙撕開衣裳, 跳進人群, 高聲對眾人喊道: "我們也是人, 敬拜
不得."(14:11-15). 至於其他宗教或異端則不然, 恨不得被人高捧為神,莫不自稱天師真人,更荒謬的是,
中國有個基督教異端, 叫 "東方閃電," 有個女人, 竟誑稱自己是 "女基督." 保羅絕不是這樣, 惡名美名,
毫不在意, 對他絲毫沒有影響(林後6:8), 讓我們在他身上看見, 神在他身上, 多方多次顯出神的眷顧,
彰顯衪的榮耀. 在海難中, 他向神講話; 上岸後, 神在他身上顯出衪的作為, 衪的真實. 因此, 他不但
見證了神的信實, 也改變了島民對他的態度. 總之, 保羅不在乎人的褒貶好惡, 只在乎神的喜悅讚賞.
                 (2) 始終蒙主眷顧:
                       神過去在耶路撒冷與保羅同在, 使他逃脫猶太人暗殺, 和腓斯都把他交給猶太人
的陰謀; 這次海難之中, 又保守他和全船的人, 船毀人安, 生命無損; 今在米利大島, 又當眾蛇咬無傷,
得免死亡. 在在都是主眷顧他的恩典, 主更運用他一連串不幸遭遇, 將他高舉,使他的品格為人, 受人
尊敬, 間接讓他信奉的神, 為人認識尊崇.
回顧保羅這一切的遭遇, 與他所信的主在世際遇, 幾乎一樣, 世人褒眨無常; 主的使命
要傷蛇頭, 保羅也因信上羅馬傷蛇頭. 撒但對他心有不甘, 耍盡卑劣手段, 用猶太公會、羅馬巡撫和
狂風暴浪, 沉船海難, 都不能傷害他, 不能攔阻他到羅馬去, 把福音傳到地極, 完成主交付神聖使命.

IV. 島長貴賓(28:7-10):
     (I) 熱情款待(28:7):
           保羅等人, 剛踄水上島, 蒙岸邊島民愛心接待; 他被蛇咬無傷, 島民又尊之為神後, 發現離岸
不遠, 正好是島長部百流的寓所和田地, 他對這些海難倖存者, 顯出比島民更大的愛心, 他 "接納我們,
盡情款待三日." 此處 "我們" 何意? 約有三說: (1) 全船的人; (2) 百夫長、兵丁和囚犯, 都是羅馬人;
(3) 保羅、路加、亞哩達古和同工. 三者都有可能, 應是神蹟感動島長, 方有熱情款待三日之舉.
    (II) 醫治百病(28:8-9):
           島長部百流盛情款待之際, 保羅得知其父 "患熱病和痢疾." 臥病在床, 乃再次發揮愛人救人
精神, 自動 "進去, 為他禱告, 按手在他的身上, 治好了他." 因此, 保羅神醫美名, 瞬即傳遍全島, 島上
遠近病人, 馬上湧來求醫, 保羅來者不拒, 悉心治療, 把所有求醫病人, 通通冶癒, 善行即時感動全島.
  (III) 尊敬神僕(28:10a):
           由 "我們" 一詞, 讓我們再次看見路加出現, 他是醫生, 在這次醫治島民義舉, 必定不會缺席,
他真是保羅的好同工, 好幫手, 他倆全心全力, 治病救人, 島民衷心感激, 贏得全島尊敬. 這顯然是神
再一次為他的僕人, 作了極其美好的見證, 並藉保羅的手回報島長和全島島民對人, 特別是對神僕的
愛心. 相信保羅在島上三個月, 一定結了不少美好果子.
   (IV) 供應眾需(28:10b):
           保羅和全船的人, 蒙神保守施恩, 在地中海的米利大島上, 休養生息三個月, 由於保羅愛心
治病善舉, 除了得到全島上下熱誠接待, 食宿無虞外, 還得到全島島民 "多方的尊敬." 別離啟錠前夕,
島民更把他們航行所需物資, 送到船上, 慷慨捐輸, 難分難捨, 臨別依依之情, 感人動人, 可見一斑.

                                   第五節 最後一程(28:11-15)

 I. 最後航程(28:11-14a):
     (I) 雙子星號(28:11):
           保羅前在航行中遇海難, 係在禁食節之後, 即每年十一月間, 結果船毀人安, 逃生米利大島,
蒙島民接待安頓, 一住就是三個月, 轉眼到了翌年三月, 嚴冬已過, 春暖花開, 天氣好轉, 保羅和全船
的人, 拜謝島民, 告別米利大島, 此時, 正好有艘從北非亞力山大港開來, 在島上過冬的運糧裝貨大船,
升火待發, 要向義大利前航, 乃登上該輪, 繼續最後航程.
此船 "以丟斯雙子星為記."(28:11), 丟斯(Zeus) 為希臘主神名, 羅馬名為久必大(Jupiter), 為
希臘人與羅馬人的保護神. 據羅馬神道史, 丟斯與妾麗德, 胎生二子: 卡斯托(Castor)與普樂斯(Pollux),
前者為會死之神, 後者為不死之神, 二者都深受希臘人的崇拜, 每年在斯巴達(Sparta)舉行盛大祭典,
稱之為航海守護神, 很多大船, 甚至將二者塑像安裝船頭, 以避風破浪, 保海上平安.
保羅最後的航程, 所乘離米利大往義大利大的船, 啟肮時約在三月間, 正是天文學上雙子星
(Gemini)明亮高懸之時, 路加特指特指出 "以丟斯雙子星為記," 應無羅馬人迷信成份在內, 可能表示
他除精通醫術外, 對天文學也不遜色. 事實上此船無名, 我們姑且為她命名 "雙子星號," 亦無不可.
     (II) 航抵敘拉古(28:12):
            啟航首日, 由米利大航抵西西里島東南端的敘拉古, 這是西西里第一大港, 商貿鼎盛, 停泊
三天.
    (III) 航抵利基翁(28:13a):
             敘拉古啟航時, 因風不順, 繞航至義大利半島西南尖端的利基翁, 此港與西西里東北端的
麥新拿港, 僅窄窄一海峽之隔, 利基翁為義大利一名城, 羅馬大將提多毀滅聖城, 滅猶大後, 凱旋班師
回朝, 即於此登陸返羅馬. 雙子星號僅於此小停一天.
     (IV) 航抵部丟利(28:13b-14a):
             雙子星號趁南風順風, 駛離利基翁, 沿著義大利半島西邊北航, 航向這次航程的最後一海港
部丟利, 此港為首府羅馬重要港口, 二地相距125公里, 因商貿鼎盛, 經濟繁榮, 故城中有很多猶太人,
也有不少基督徒, 這些信徒不是眾使徒工作所結的果子, 應是五旬節時, 天下各國的猶太人回到聖城
耶路撒冷敬拜神, 因聖靈感動, 悔改歸主, 節後回到僑居地成了基督徒, 故部丟利有基督徒, 不足為奇.
抵部丟利後, 也許是百夫長猶流寬厚, 善待保羅和其他囚犯, 也可能是他靜待上級指示, 所以
沒急急押解保羅上羅馬, 而在城中停留了七天. 保羅嗅覺特別靈敏, 瞬間發現城中有不少弟兄, 這些
弟兄一知道是大名鼎鼎, 久仰的使徒保羅, 立刻伸出雙手, 歡迎接待, 他們與保羅雖從未謀面, 也無
交往, 但主內一家, 一見如故, 歡敘七天. 保羅此行, 經多月海上航行艱辛驚險, 今大難不死,意外他鄉
見弟兄, 雖只短短七天, 內心是何等安慰喜樂, 不言可喻, 寧不感謝神恩!

 II. 郊區殊榮(28:14b-15):
     (I) 熱烈歡迎(28:14b-15a):
           保羅在部丟利七天期間, 意外受到當地弟兄熱烈歡迎, 真誠接待. 這一消息, 不脛而走, 很快
就傳到羅馬聖徒耳中. 當保羅快到羅馬時, 眾弟兄迫不及待, 紛紛湧往城郊亞比烏和三館兩地, 列隊
熱烈歡迎, 簇擁保羅, 以英雄之姿, 昂首闊步, 邁進羅馬.
    (II) 使徒激動(28:15b):
           1. 感謝神:
              "保羅見了他們, 就感謝神."(28:15b), 他感謝神是:
              (1) 為弟兄:
                    保羅過去沒來羅馬之前, 曾為羅馬教會弟兄感謝神(羅1:8-9), 現親眼見到可敬可愛
的弟兄, 又親身受到他們熱烈擁戴, 萬分激動, 更加感謝神.
              (2) 為自己:
                    他蒙主一路帶領, 終於平安來到羅馬, 沿途蒙主保守眷顧, 現又蒙主賜下眾弟兄
豐盛的愛, 感恩不盡, 更是感謝神.
          2. 受激勵:
              保羅見了羅馬眾弟兄, 喜出望外, 就 "放心壯膽," 這正點出他初抵羅馬的心情. 從聖經
記載看來, 保羅一生傳道的生涯中, 有二個地方是他最關心最想去傳主福音的地方: 一個是他最愛的
地方和對象, 耶路撒冷和猶太人; 一個是他最看重的地方和對象, 羅馬和羅馬人, 因羅馬是當日世界
之都, 政經中心, 人文莘薈之地. 故他一心一意要到羅馬去, "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 使你們可以
堅固,"(羅1:11) 和 "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 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羅1:13). 他原來是求主讓他
一路平順到羅馬, 以自由之身, 大展身手, 像在希臘雅典等地一樣, 但卻沒有料到, 他竟帶著鎖鏈, 以
囚徒身份, 歷盡艱辛來到羅馬, 不能自由為主作見證, 使他時間精力都不能充份發揮, 為主使用,他的
一生不怕為主磨光, 就怕沒有作為, 白白銹光, 言念及此, 不寒而慄. 如今初抵羅馬, 見弟兄群集, 熱烈
歡迎, 使他疑慮盡消, 精神為之一振, 無所顧忌, 放心壯膽, 真是感謝主!

III. 屬靈教訓:
      (I) 羅馬受歡迎:
            保羅從未到過羅馬, 怎會有弟兄迎接? 來迎接他的人, 從未謀面, 怎會熱烈相迎? 這的確是
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其實, 那時雖關山遠隔, 交通不便, 但猶太人善於經商, 舉世知名, 他們的足跡
遍天下, 人來人往, 信息口傳, 保羅的經歷, 令人驚奇, 自是最佳口傳人物; 再則, 他前在哥林多寫過
書信給羅馬的弟兄姊妹, 讀過他書信的人, 聽說寫信的保羅快要到羅馬了, 自然熱情洋溢, 興奮難眠,
急著要趕去迎接, 一睹盧山真面目. 他在寫信時, 祈求神讓他平安到羅馬去, 但事與願違, 他竟以囚徒
身份, 帶著鎖鏈, 多災多難, 一點也不平安到了羅馬. 當時, 在猶太人甚至基督徒中間, 都盛傳他勸導
各地的人, 不要守割禮, 破壞神的律法, 這不實的謠言能傳到耶路撒冷, 自然也能散佈到羅馬, 照理
不會有人出來歡迎他, 更不會出現熱烈歡迎場面. 他原本期望平安來到羅馬, 以自由之身去傳福音,
今竟帶著枷鎖來到一生最想來的世界之都羅馬, 失去自由, 在主的事工上, 能否有所作為, 順利展開,
仍是未卜之天, 心中疑惑, 黯然神傷. 今驟見羅馬弟兄未受謠言影響, 排擠他, 抗拒他,不接受他, 反而
大有愛心, 誠摯懇切, 熱烈歡迎; 尤有甚者, 對他傳福音的工作, 大力支持. 此後, 雖受拘束, 不太自由,
但有這麼多的羅馬同工相助, 定能使福音在羅馬遍地開花結果, 言念及此, 得到無限激勵, 疑慮盡釋,
於是放心壯膽, 勇往直前, 迎接主明天的挑戰, 全力為主打場美好的仗.
           保羅初抵羅馬, 意外受到熱烈歡迎, 殷勤接待, 心中非常歡喜快樂, 所以立即感謝神恩, 因他
這次羅馬之旅, 學到很多功課, 在神面前也得到不少教訓. 在沒去羅馬之前, 他就久仰羅馬聖徒非常
優秀屬靈, "我靠著耶穌基督, 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神, 因你們的信德, 傳遍了天下."(羅1:8), 以前只是
風聞, 現親來此地, 親眼目睹, 確非虛傳, 所以他由衷感謝神恩.
     (II) 禱告的教訓:
            神垂聽我們禱告的方式, 不是永遠按著我們的意願來成就, 神的作為有時我們能了解, 有時
我們想不透. 絕不要因神不聽我們的禱告, 或不按我們所願聽禱告, 而灰心喪志, 絕望傷悲.
現有個問題值得大家認真探討, 到底保羅來羅馬是以自由身份來好呢? 還是以囚徒身份來
好呢? 答案無人能知, 但是我們相信神自有祂最好的安排和方法. 以保羅言, 他從前一直祈求神賜他
平安旅程, 讓他順利到達羅馬, 但神沒照他的祈求成就, 然而一路上患難中, 他都與保羅同在, 讓他在
不平安中, 平安抵達目的地羅馬, 足見神是垂聽禱告的神, 賜給保羅的, 遠遠超過他所想所求.
保羅的禱告, 給我們樹立了美好的榜樣, 他忠心為主作工, 用生命去傳主的福音. 他口傳、
筆傳、親身傳; 到羅馬去也是, 禱告去、寫信去、親身去. 在傳主道中, 無論環境如何, 是順是逆, 他
都盡心竭力, 為主作見證, 所作所為, 都在榮耀神.
            為了傳主福音, 保羅很自豪地宣告, 照著他所切慕盼望的, 沒有一樣事叫他羞愧, 因他深信,
無論是生是死, 總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顯達. 因此, 他自由時傳福音,帶著鎖鏈時也傳; 平安旅程中傳,
海難危急中也傳. 他寫的書信, 實實在在, 不說虛言, 而路加的 "使徒行傳," 給他的書信作了最佳的
詮釋, 他寫的就是他活出來的. "弟兄們! 我願意你們知道, 我所遭遇的事, 更是叫福音興旺; 以致我受
的捆鎖, 在御營全軍, 和其餘的人中, 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 並且在那主裏的弟兄, 多半因我受的
梱鎖, 就篤信不疑, 越發放膽傳神的道, 無所懼怕."(腓1:12-14). 縱然如此, 若是保羅初抵羅馬, 羅馬的
教會信徒, 無人理睬他, 甚至冷嘲熱諷, 對他冷若冰霜, 後果如何, 難以逆料, 誠堪疑慮.
    (III) 奇妙的經歷:
             回顧保羅這次驚險羅馬之旅, 經歷真是奇妙:
             1. 他似是罪大惡極之徒, 卻處處贏得親近他的人愛戴尊敬; 而他處處流露出他所信神的
崇高尊榮.
             2. 他似係永遠淪落天涯的流浪漢, 卻處處受到認識或不認識他的人, 歡迎接待, 飽享處處
無家, 處處家的溫暖.
             3. 他似乎無法擺脫注定必死的命運, 卻是以神真理征服羅馬和全世界的大英雄.
這是世上少有的奇妙人生經歷, 他一生熱愛神與人, 神的憐憫與恩典, 才讓他有這不同凡響,
光彩燦爛的一生, 真是感謝主.

                                    第六節 羅馬經歷(28:16-31)

I. 入城處境(28:16, 20):
     (I) 准免入獄(28:16):
           保羅在眾弟兄簇擁下, 榮耀進入羅馬城後, 蒙羅馬當局禮遇寬待, 雖仍是囚徒之身, 但特准
租屋居住, 不與其他犯人同關獄中. 據傳他得百基拉夫婦接待, 就住在他們家中. 保羅之所以能得此
優遇, 只是軟禁, 沒實際入監, 仍有相當自由, 顯然是由於巡撫非斯都押解公文中, 認為保羅清白無辜,
加以百夫長猶流美言的結果. 使他不但有較安適的地方居住, 還有自由邀請友好前來聚會, 傳講神國
之道的機會, 總算差強人意.
    (II) 仍被捆鎖(28:20):
           保羅雖倖免入獄, 未完全失去自由, 但捆鎖之刑難免, 依羅馬當時法律, 應與看守兵丁同鎖
(28:20; 腓1:13), 沒有完全自由.

 II. 羅馬見證(28:17-31):
     (I) 向選民見證(28:17-29):
           1. 見猶太領袖(28:17-22):
               保羅在羅馬才安頓下三天, 即請猶太領袖前來, 解釋自己來羅馬的目的, 以消除自己
同胞對他的誤會. 他與猶太人仇隙很深, 儘管猶太人仇視他, 逼害他, 咬住他不放, 但他毫不痛恨他的
同胞, 總是本著愛心, 和聖經教訓(詩34:14; 羅14:19; 來12:14), 設法排除誤解, 和睦至上. 他明言自己
沒干犯本國百姓和祖宗規條, 卻被無理指控捆綁, 從耶路撒冷一直押解到羅馬. 儘管羅馬官府曾輾轉
審問過他, 都沒查出有任何該死的罪, 均願釋放他; 無奈猶太人不服, 緊咬不放, 不得已只好上告該撒,
尋求最後公正審判, 絕非要控告本國同胞, 因此特請他們前來, 當面說個明白, 特別是他今日被鐵鍊
捆鎖, 實在冤枉.
              猶太領袖聞言, 只說他們沒接到從猶太來論他的信, 也沒有人前來指證保羅有甚麼不好
之處. 但他們願意聽聽保羅的說法, "因為這教門, 我們曉得是到處被毀謗的." 可見他們對保羅所傳
的道, 仍大有疑問, 願聽其詳.
            2. 會猶太人士(28:23-29):
               (1) 傳神國道(28:23-25a):
                     約好了日子, 就有許多猶太各界人士, 來到保羅寓所, 保羅 "從早到晚, 對他們講論
這事, 證明神國的道, 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書, 以耶穌的事勸勉他們." 惜言者諄諄, 聽者藐藐, 保羅
所傳的福音真理, 有信的, 也有不信的, 彼此不合, 結果不歡而散, 令人唏噓.
               (2) 最後警告(28:25b-29):
                     在他們散去之前, 保羅對不信的猶太人, 語重心長, 對他們提出最後警告:
                      i. 選民沉淪(28:25b-27):
                         保羅引賽6:9-10 說: "聖靈藉先知以賽亞, 向你們祖宗所說的話是不錯的, 他說:
"你去告訴這百姓說, '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 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 耳朵
發沉, 眼睛閉著, 恐怕眼睛看見, 耳朵聽見, 心裏明白, 回轉過來, 我就醫治他們.'" 真是語重心長,一再
力勸骨肉同胞, 及時領悟悔改, 否則救恩大門一關, 就沉淪滅亡, 悔之晚矣.
                      ii. 外邦得救(28:28-29):
選民頑梗悖逆, 拒絕真主, 不領福音, 神這救恩, 就要傳給外邦人, 他們必然
聽受, 蒙恩得救. 保羅為自己至愛的同胞, 大大惋惜, 無可奈何.
     (II) 向萬民見證(28:30-31):
            此後, 足足有二年之久, 保羅在自己租的房子裏, 凡來見他的人, 他全都接待, 並放膽傳講
神國的道, 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 於此期間, 他對前來拜見的人, 口傳主道; 對遠方見不到的人,
筆傳福音, 最明顯的是四卷監獄書信: 弗、腓、西、門, 把主的真道, 以書信透過各教會, 廣傳天下,
福被萬民. 他之所以能在羅馬軟禁中, 自由宣道, 向萬民作見證, 主要原因是逼害他的猶太人, 用盡
心機, 耍盡手段, 都無法抓到能使他入罪, 令他百口莫辯的真憑實據, 尤其無法趕來羅馬, 在該撒面前,
再度對簿公堂. 因此, 在無人指控情況下, 羅馬政府初時只好把他暫時軟禁, 以後甚至把他釋放,還他
自由之身一段期間, 由他的教牧書信字裏行間,可窺端倪. 直到暴君該撒尼祿登基,大肆逼害基督徒時,
才再度正式服刑入獄, 嚴刑酷待, 完全失去自由, 終於打完了一場美好的仗, 壯烈殉道, 這是後話.

III. 屬靈教訓:
      (I) 福音發展:
            路加在聖靈啟示帶領下, 寫使徒行傳, 但只寫到保羅遵主命, 把福音傳到當時的地極羅馬
為止, 就此住筆, 不再記述, 這只是使徒行傳一書的結束, 絕非眾使徒傳福音, 作見證工作的終點. 因
他們奉主命在耶路撒冷開始的大工, 從未停頓, 一直繼續至今日, 而且勁頭十足, 將續向前轟轟烈烈
發展, 直到主再來的日子.
     (II) 首尾呼應:
            綜觀使徒行傳全書, 路加生花妙筆, 巧妙佈局, 從第一章與第廿八章相互對照, 就可以看出,
首尾呼應, 特別顯出初期教會眾使徒為主作的工, 對後世產生非常深遠偉大的影響:
             1. 講說神國事:
                 最 初: 主耶穌在耶路撒冷, 向門徒顯現, 講說神國的事(1:4);
                 最 後: 保羅在羅馬, 向外邦人, 放膽傳講神國的道(28:31).
             2. 房內作主工:
                 最 初: 樓房作工 - 門徒在耶路撒冷一間樓房禱告開始(1:13);
                 最 後: 租房作工 - 保羅在自己所租房子裏, 向凡來見他的人傳主道結束(28:30).
由上可見, 整卷使徒行傳, 在在彰顯福音的大能, 和眾使徒傳福音, 作見證的偉大精神.

                                         第七節 七大總結

    路加所作 "使徒行傳," 堪稱 "使徒宣道史" 或 "宣道手冊." 歸納七大總結, 特點綜述如下:
  I. 貫通橋樑:
      使徒行傳在新約廿七卷書中, 地位非常獨特重要, 是貫通 4卷福音書, 和22卷書信(13卷教會書信
和9卷一般書信)之間的橋樑, 使新約聖經, 前後呼應, 一貫相連. 四福音書與使徒行傳關係如次:

                              四福音書                                  使徒行傳
                主 角:         耶穌                                        使徒
                              耶穌在地                             耶穌在天, 聖靈降臨
                            神的第二位格                              神的第三位格
                 對 象:     猶太人(始)                                外邦人(終)
                              先傳猶太人                                   後傳外邦人
                 信 息:    屬地天國福音                              屬天天國福音
                                天國福音                                     耶穌聖名
                                   天國                                           教會
                 時 代:       舊約時代                                     新約時代
                                   律法                                           恩典
                  期 間:        三年多                                       三十多年
      使徒行傳以千真萬確的事實證明, "耶穌是神的兒子." 同時, 呼應書信, 說明聖靈降臨門徒身上,
大有能力, 使信主的人, 主內合一, 教會誕生, 穩定堅固, 建立在磬石上, 即主耶穌的身上.

II. 教會磬石: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磬石上, 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太16:18). 使徒行傳以歷史的事實,
證明這節經文. 眾使徒所傳的就是 "耶穌是神的兒子." 四福音書的主角是 "主耶穌," 衪就是教會賴以
建造的磬石. 眾使徒自始至終都在傳主耶穌, 要世人信耶穌基督, 他已升天, 不能再跟眾使徒在一起,
因而藉聖靈降臨, 讓他們得到能力, 去傳福音, 作見證. 最奇妙的是要他們從耶路撒冷開始, 這是把
耶穌釘十字架的罪惡之都, 最難傳福音的地方. 更是猶太宗教領袖勾結羅馬統治者, 敵擋耶穌, 逼害
門徒之地. 而門徒多是來自加利利的鄉下人, 客居耶路撒冷, 勢單力薄, 怎能擔當如此艱巨神聖使命?
但奇蹟終於出現, "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 門徒靠聖靈得著大能, 且有主同在, 振臂一呼, 千回百應,
一時聽道感動者眾, 紛紛悔改歸主, 得人如得魚, 勢不可當. 整卷使徒行傳, 都為此作見證, 耶穌基督
傳到那裏, 那裏的迷信邪道, 無知愚昧, 經基督大光照耀, 無不現形匿跡, 改正轉變. 聖靈充滿, 改變
人心, 匡正社會, 移風易俗, 蔚然一新.
      以上所述奇特果效, 教會之功不可沒. 使徒行傳也見證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磬石上." 一節
經文. 這是何等浩大艱巨的工程, 而門徒在當時都是無知小民, 軟弱跌倒, 一蹶不振, 且親眼目睹敬愛
的主, 被釘十字架慘況, 都嚇破了膽, 主竟要他們去完成這項偉大的工程, 豈非強人所難? 但奇蹟又告
出現, 聖靈及時降臨在他們身上, 讓他們得著充份能力, 去達成主交付建造教會的大責重任,神妙至極!
主藉平凡的人, 在歷史中擔當大任, 作成大工, 就是要藉他們的弱點, 顯明衪的同在. 要不然,絕不可能
看見教會在門徒手中順利誕生; 也不可能看見彼得打開外邦人的門; 更不可能看見掃羅的徹底改變.
這完全是主升天前交付大使命後的應許,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 都教訓他們遵守, 我就常與你們同在,
直到世界末了."(太28:20). 教會建造的成功, 就是太16:18 的應驗, 並證明主耶穌的確是教會的磬石,
而且教會的確勝過陰間的權柄, 故教會是神的大工, 乃不爭事實, 殆無疑義.

III. 兩大使徒:
       使徒行傳特別突出二個重點人物, 即二大使徒: 彼得和保羅. "反倒看見了主託我傳福音給那未受
割禮的人, 正如託彼得傳福音給那受割禮的人, (那感動彼得, 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 也感動我,
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加2:7-8), 這是主神妙的安排. 換言之, 就是耶路撒冷教會的彼得,作猶太人的
使徒; 安提阿教會的保羅, 作外邦人的使徒. 但為了教會合一, 主用異象教導和指引彼得, 他有濃厚的
民族優越感, 對外邦人成見很深, 骨子裏絕不願到外邦人那裏傳福音, 主終於以異象再三啟示指引他,
感化他, 使他順服, 到外邦人哥尼流的家傳福音, 作見證, 果效奇佳, 讓他親手打開福音傳外邦人的門,
使保羅名正言順, 成為外邦人的使徒, 把福音傳遍外邦, 傳到地極. 感謝主.
主親自揀選的二大使徒, 彼得和保羅, 二人的工作對象完全不同, 但後來成為猶太人與外邦人在
主內合一的教會, 因保羅雖是外邦人的使徒, 但打開向外邦人傳福音之門的是彼得. 因此, 耶路撒冷
教會與外邦教會, 在信仰上是一致的, 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彼此在基督裏成為一體; 否則, 教會與世上
社團無異. 基督教雖有很多宗派, 看似各自為政, 但在信仰上是一致的, 在主內是合一的, 永遠是一家,
毋庸置疑.

 IV. 聖靈主導:
       新教會時代開始的動力, 就是聖靈降臨, 讓門徒得著能力, 去擔當主交付的大責重任. 聖靈是三位
一體真神的第三位格, 與聖父、聖子同尊同榮. 主耶穌在世受難前, 深知來日無多, 為安慰門徒, 表明
永不丟棄他們, 乃應許 "我要求父, 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 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 就是真理的
聖靈."(約14:16).
       使徒行傳全書, 均由聖靈主導, 書中 "聖靈" 一詞, 出現40多次, "靈" 60多次, 總共百次之多. 所有
宣道活動, 聖靈工作非常明顯, 自始至終, 聖靈都在主導, 隱約出現, 故使徒行傳, 又稱聖靈行傳.

  V. 四大柱石:
      初期教會生活的四大柱石:
      使徒教訓(聖經真理)、彼此交接(群體交通)、擘餅(重溫主愛)、祈禱(屬天交通),
      規範信徒教會生活, 為今日教會活動樹立美好典範. 其深入論述, 請參閱 第一部 第三章IV. (II) 2.

VI. 歷史長河:
      使徒行傳毫無疑問是一部教會歷史書, 歷史發展方向, 影響深遠, 對我們非常重要, 方向正確,
就不會迷失方向, 而使人有正確目標, 不致偏離. 凡重視人生的人,可從歷史中得到很多教訓和幫助,
所謂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 足資借鑑警惕. 而人有正確歷史觀, 才會有正確的
人生觀, 反之, 歷史觀錯誤, 人生觀自然跟著錯誤. 殆無疑義.
      誠然, 使徒行傳是一卷歷史書, 但與人類的歷史書大不相同. 因教會歷史是部奇妙的歷史, 開頭
是主耶穌在耶路撒冷吩咐120個門徒, 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 直到地極, 為祂作見證,
這是何等大的使命. 縱觀中外古今歷史上, 有那一位君王或政治領袖膽敢對下屬交付如此重大, 廣及
全球的任務? 答案是否定的, 絕對沒有. 只有一個例外, 就是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升天前向祂
的門徒交付空前絕後大使命. 衪是神的兒子, 耶穌基督, 衪怎樣說, 就怎樣成. 現在, 讓我們回頭看看
主的福音, 果然如衪指示方向, 排除萬難, 逐步開展, 遍地開花, 到處結果, 傳遍天下, 永不停止, 直到
衪再來的日子.

VII. 神僕典範:
        在使徒行傳中, 路加不厭其詳, 特別記述彼得和保羅二使徒宣道事工; 也特別挑出司提反和腓利
二執事服事事跡. 尤其司提反壯烈殉道, 美好形象, 更是扣人心弦, 感人至深. 此外, 巴拿巴 百基拉
夫婦等在宣道之旅扮演角色, 也點到為止. 這些聖徒都是神挑選的器皿, 主重用的忠僕, 他們在執行
主交付大使命中, 忠心耿耿, 盡心竭力, 傳講神國的道, 見證耶穌是神的兒子, 雖環境險惡, 阻力重重,
他們都不怯不懼, 勇往直前, 為主建造教會, 感化萬民, 所到之處, 改變人的生命, 改寫人類的歷史,
轟轟烈烈, 全然擺上, 犧牲生命, 在所不惜, 因之, 使福音傳遍天下, 主名榮耀萬邦. 書中路加未記及
彼得和保羅最終結局, 實則歷史告訴我們, 二位偉大使徒,在該撒尼祿登基後,殘酷冷血逼害基督徒時,
均驚天地, 泣鬼神, 壯烈為主殉道, 英名百世流芳. 總言之, 使徒行傳中所記眾使徒和傳道人, 他們的
行事為人, 服事奉獻, 愛神愛人, 在在都為我們立下最佳榜樣, 美好典範, 我們要虛心學習, 認真效法.
這樣, 我們讀使徒行傳, 才有得益, 不會落空, 願大家共同勉勵, 一起榮耀主名.

       路加執筆寫使徒行傳, 走筆至第28章, 最後一節, 戛然終止, 就像一部寓意雋永的文藝巨片,
結局令人迴腸盪氣, 無限遐思; 路加使徒行傳的佈局, 終結也是如此, 讓歷代讀者在教會歷史長河中,
隨著路加筆調, 停頓在一間羅馬的租屋中, 對保羅的命運, 結果如何, 提心弔膽, 不斷思慮, 急著要在
歷史長河中找尋答案, 以釋懸疑, 想我讀者, 必有同感.

                                             結束禱告

焦牧師盡心費力, 深入淺出, 講完全卷 "使徒行傳," 聽者扎心, 獲益匪淺, 最後牧師禱告作結:

"感謝主, 把這寶貴的歷史留給我們, 讓我們實實在在看見, 你是一位何等榮耀的神, 這在使徒
 行傳中, 都一一證明出來了. 主啊! 我們感謝你, 你的話怎麼說, 事就怎麼成; 也感謝你, 信靠你的人
 何等有福, 巴不得我們今天讀完這卷書後, 能夠效法這些信靠你的眾使徒一樣, 把我們的人生建築
 在你這耶穌基督磬石上, 也讓我們能夠去傳揚耶穌基督, 使祂成為萬民的救主, 以改變他們的生命,
 改變他們周遭環境. 主啊! 讓我們讀使徒行傳不是徒然, 讓我們從中得到寶貴的教訓和實際的益處.
 禱告奉主的聖名, 阿們!"

                                                              (全文完)
                                                          感謝主, 讚美主,
                                                         一切榮耀歸我主,
                                                          哈利路亞, 阿們!
                         2014年 4月 5日 校核補正 台北 / 2017年 6月11日 二校 台北
                                                   2022年2月18日終校 台北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