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彼得行傳
                                     第十章 彼得殉道榮耀神(補遺)

           路加在使徒行傳中, 僅記述彼得在耶路撒冷、呂大、約帕和該撒利亞的重要事工. 第十二章以後,
不再提彼得的事蹟. 但從 "彼得周流四方."(9:32)看來, 他為主作工, 傳揚主道的地方, 絕不止以上幾處
地方, 其旅行佈道的地方甚多, 四處傳揚福音, 影響至鉅, 其蹤蹟可從其他書卷, 一窺梗概.

                                              第一節 保羅書信記述

I. 哥林多教會信徒結黨紛爭不休, 計分四黨, 其中一黨為磯法黨, 可見該教會彼得影響力之大,
得到很多信徒擁護崇敬(林前1:12).
II. 保羅勸哥林多教會信徒, 不可拿人誇口, 其中提到磯法(林前3:21-22).
III. 保羅說他也可以像磯法一樣娶妻, 一同旅行佈道. 可見彼得結過婚, 有家室(林前9:5).
IV. 主耶穌復活後, 曾特別顯現給磯法看(林前15:5).
V. 保羅說主託他傳福音給那未受割禮的人, 正如託彼得傳福音給那受割禮的人(加2:7-8).
VI. 保羅並稱雅各、彼得和約翰為教會的柱石(加2:9).
VII. 保羅在安提阿, 曾當面糾正彼得對外邦人的偏見(加2:11-14), 彼得寬宏大量, 未予計較, 反虛心
       接受批評, 並未因受保羅指責, 懷恨在心, 仍稱保羅為 "親愛的弟兄"(彼後3:15), 而且為他護航,
       指出有人不明白保羅書信中真理的奧秘, 強加解讀, 誤己誤人, 自取沉淪(彼後3:16).
       由以上保羅書信信息推斷彼得行蹤, 他必到過哥林多和安提阿.

                                               第二節 其他文獻記載

 I. 彼得自述 “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 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加、亞西亞和庇推尼
寄居的."(彼前1:1), 所提到的五個地方, 分處當日北加拉太地區, 這些地方可能保羅都沒有到過,
他原想前往宣道, 因在每西亞邊境見馬其頓異象, 神改差遣他轉向歐洲發展(16:6-10), 這很可能
是神為彼得預備的海外地區, 讓他只對猶太僑民傳福音.
 II. "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彼前5:13), 彼得這句問安語, 顯示 "彼得前書" 是他
在羅馬寫的. 初期教會為免受逼害, 均以巴比倫暗指羅馬, 啟示錄第十四、十七及十八參章所說
的巴比倫, 使徒約翰指的就是羅馬, 依此推論, 彼得曾在羅馬傳道, 乃不爭的事實.
III. 依上可見, 彼得確曾到過羅馬傳道, 傳說他親自建立羅馬教會, 並作主教達二十五年之久.
IV. 三教父證言:
     (I) 教父革利免說過 "彼得曾為主作見證, 受過多次試煉, 以後到榮耀裏去了." 他把彼得與保羅
為主在羅馬殉道一事, 相提並論.
    (II) 安提阿教父伊格那修被押解羅馬殉道時, 曾對羅馬教會信徒說 "我不配吩咐你們, 像彼得與
保羅吩咐你們一樣." 足見彼得和保羅二人, 都是在羅馬為主殉道, 所以受到信徒衷心擁載.
  (III) 教父阿利金說 "彼得在羅馬為主倒釘十字架殉道." 可見彼得死得悲壯慘烈.

第三節 往何處去(Quo Vadis)
        "Quo Vadis(往何處去)" 是一部世界名著, 本部以這部名著作結. 這名著後改拍電影, 片名中譯
"暴君焚城錄." 六十多年前, 編者曾在台北看過, 當時迷糊過日, 尚未信主, 不知劇中人彼得和保羅何許
人也, 更不知道他們偉大, 惟對暴君尼祿(似係當日大明星彼得.奧斯汀飾演), 瘋瘋癲癲, 不分青紅皂白,
一把火把羅馬城燒了, 甚覺刺激過癮, 其餘模模糊糊, 不再記得. 後退休來美, 悔改歸主, 有天無意中在
Fremont 圖書館發現此片錄影帶, 欣然借出, 再看一遍, 感受大大不同, 特將戲中彼得角色, 簡述如下:
時值暴君尼祿當政, 大肆逼害教會, 殘殺基督徒, 彼得正好在羅馬傳道, 尼祿大發神經, 自己放火燒了
羅馬城, 闖下大禍, 卻沒種擔當, 嫁禍基督徒, 派出鷹犬, 四處搜捕, 把手無寸鐵基督徒, 毫不留情, 活活
燒死, 或釘十字架, 更慘不忍睹的是, 丟入鬥獸場餵獅子, 保羅就在那時被捕, 必被處死無疑. 危急萬分,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 信徒力勸彼得外逃避風頭, 免得無謂犧牲, 但他堅拒, 對信徒說 "我不能走, 我不能
再不認主." 然而, 在信徒極力勸避下, 心裏動搖, 終於低頭, 帶馬可出城.
        剛出城門, 在一處林下, 突見大光, 從天直射, 主耶穌隨即顯現, 彼得一見是主, 十分尷尬, 立即
跪下, 對主說 "主啊, 你往何處去?" 主答曰 "我要進羅馬城去, 再釘十字架." 彼得一聽, 心知不妙, 趕忙
對主說 "主啊, 你別去, 讓我去." 說完這話, 主就不見了. 彼得頓時醒悟, 立即偕馬可掉頭回羅馬城去,
一入城便被捕定罪, 判釘十字架. 彼得大義凜然, 視死如歸, 從容就義, 求行刑官說:"我願為主釘十字架,
但我不配和主一樣被釘, 請將我倒釘十字架." 行刑官如請照准, 把他倒釘, 頭向地, 腳朝天, 求仁得仁,
壯烈殉道. 彼得之死, 有如泰山, 真是壯烈, 驚天地, 泣鬼神, 使神得榮耀, 主名揚萬邦, 偉哉彼得! 必有
公義冠冕為你存留, 雖死何憾!
        果然, 此日動天, 主從天下望, 親見愛徒倒釘十架成仁, 從容就義, 欣然對隨侍的天使說 "這是
我的愛徒彼得, 曾三次不認我, 而今時日到了, 終如所言, '喝我的杯.(太20:22-23), 為我捨命, 忠貞可嘉,
賜他天上冠冕, 以昭天恩." 言畢, 彼得英靈冉冉上升, 被接在榮耀裏, 得冠冤, 蒙天恩, 享永福, 何憾之有!

                                           2014年 3月 8日 台北 / 2020年3月1日 二校 台北
                                                           2022年2月15日終校 台北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